关于成都女孩被网暴的事件
我再再再一次lllllllb了。
这是我昨天刚学到的新词,lb是lay back的缩写,通常是用于没赶上互联网节奏的意思。
字母l越多,表示自己延迟吃瓜的时间越长。
也不是真的lb,其实是因为昨天喝酒去了没空。
我昨天赶场了三个酒吧,和大家口中的那个“成都赵姐”一样浪的飞起。
有人要网暴我么?
一
以下言论和网络热点舆论导向不符,骂人请认准本公众号,和拽哥我无关。
谨防有人还没有吃到瓜,先给大家梳理一下昨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儿,毕竟我的每个互联网热点,总有llllllllllb什么也不知道。
网络新词,活学活用。
前几天成都发现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,患者的孙女也被传染上了新冠肺炎。
老年人活动范围有限,而女孩的活动路线在网络上一经公布,就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别的没啥,主要是针对她去过的四个酒吧,开始的嘲笑和谩骂。
从夜店女王,到蹦迪达人、做鸡、外围……
只要不是太过延迟的网络吃瓜者,昨天的这点消息我猜大家都看全了。
网络大V和网络自媒体都在声援成都女孩儿,企图在网络世界里给她撑起舆论最坚固的万里长城。
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。
且今天中午,这个女孩儿发布了两条道歉声明,内容和大家想的差不多,意思是不知道自己得了新冠,且其朋友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的,给大家带来困扰非常抱歉。
于我个人而言,网络上的纷纷扰扰都是后话了。
在三次元的现实世界和生活圈里,影响正常生活的网络暴力,才是最令人头疼的。
我甚至不觉得舆论的引导和支持有用,因为傻逼永远都是傻逼。
事实也如此,女孩也接到了很多骚扰电话和短信。
在这件事情里,但凡有点脑子的人,都应该能想明白,女孩故意为之的可能性很低。
那些没有脑子的人,既然想不明白,就不会插手人家的生活。
能给她打电话发短信的人,都是又蠢又坏的傻逼。
在影响女孩生活的现状面前,我根本不觉得舆论的支持能起什么作用,我只觉得给她打电话发短信的人应该全部,通通,清一色的被“抓”起来。
罚款也行,教育教育也行。
目前看来只是泄露女孩信息的人被行政处罚了,力度还远远不够。
虽然大家的素质高低不同,但是总应该让这些网暴别人的“凶手”付出真正意义上的代价。
大家就是把整个中国的舆论保护伞撑起来架在女孩头上,成都平原的位置依旧破了个洞,呼哧呼哧的往下掉西伯利亚的寒风。
并不是说舆论支持没用,而是说在她的处境下,身边小规模的恶意,才是让她遍体生寒甚至可能会害怕的原因。
二
我更反感的是,事情的发展开始公式化。
得新冠的人不止她一个,甚至她奶奶是更早的病患,上热搜的却只有她。
点开就是那一张路线图,四个酒吧的标记亮眼又夺目,网友潜意识里的关注点聚焦到酒吧身上,我觉得很正常。
这玩意儿在热搜上就离谱,某浪最会压热搜了,懂得都懂吧,谁要是想上热搜,请给我打五万块钱,我帮帮你。
某浪反正只是一个无情的kpi机器罢了,也不多赘述,毕竟微博的流量掉了这么多,每天都在头疼。
其次,点开这条微博的热门微博,央视新闻,澎湃新闻,凤凰周刊,是前几名的报道。
大家也可以随便去搜索,有评论和回复的相关新闻,舆论一边倒的支持这个女孩子。
昨天晚上,央视也在发声,说请大家不要网暴。
我还是那句话,真正的傻逼会听你tmd瞎逼逼?
好人呼喊好人,良民牵手良民,向看不见但又确实存在的坏人喊话。
这不是能够惩治傻逼的方法,这是自我感动的方法。
我当然不是说网友在网上回击SB不对,而是我觉得,这种流水化的作业,并没有帮助到女孩儿,也没有真正的净化什么网络环境。
只是让被网络暴力的这个女孩儿的声音被更大的声音压下去,但是网络暴力本身并没有消失。
如同一个倒三角结构的金字塔,无数善良网民之下是小部分的傻逼,小部分的傻逼之下,压着这个成都女孩儿。
不知情的感染者,被无数人网暴,大家呼吁不要网暴……
在我看来,特别像一个流水化的作业,像国企的面子工程。
以后再发生这种事,这种操作就再来一遍。
你们不记得我帮你们回忆,前两个月“球球大家不要在网暴钟南山了”。
其实就是钟南山的女儿嫁给了外国人,这事儿在抖音不知道为啥火了,然后某公众号把几万条评论中几个骂钟南山的评论截图,写了一篇文章。
尽管打了码,我还是在抖音上把原视频找出来了,挨个看评论对比,骂钟南山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,且立刻在楼中楼得到了回怼。
公众号的读者骂抖音的用户网暴,后来传到微博,微博的大V开始倡导大家不要网暴。
怪不得网友们说,互联网平台之间有壁。
也不看看是谁在里面兴风作浪,此处应该配有甄嬛表情包.jpg
……
那倒是管管呀。
傻逼不可能一个都不在的,让傻逼付出代价,他不香么?
而对于媒体来说,这件事更像一个永远不会出错的新闻报道。
大家争先恐后,生怕谁骂的晚了一点。
监督呢?追责呢?弥补呢?
下次的x又被网暴了,又是和今天一样相似的流程。
悲愤的网民还在悲愤,媒体写完了还有明天的选题要发愁。
三
如果这件事情真的需要通过舆论来帮助成都女孩儿,那就是网友督促追责。
有条目的就盯着条目追责,没有条目的就申请补充相关条目追责。
其实很多年前,在网络暴力盛行的时候,大家并不是主观故意的。
而是因为事情不清楚,且过于相信网络报道的力量,自己才会变成管中窥豹的单线程玩家。
这几年,大家被互联网玩弄出套路了,所以才会有时刻的自省。
今年很多次的舆论翻转,就是在玩弄网友这种审视自己的自控和自律,所以网友们发现被玩弄了以后,有些人急的跳脚。
“以后再也他妈的不相信xx了。”
以偏概全,新的网络单线程二极管又出现了。
大家前几年被吓怕了,觉得部分傻逼言论就如同几年前的自己,还没有完全适应网络的套路和风潮,网友们根本就没想过:
这天下,就是存在24K纯坏B。
至于这件事情导致的隐私泄露,仅仅只是一个开头。
我上个月的文章说过了,不仅仅是此刻的隐私泄露,这位姑娘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个人信息全部外泄,可能会对她造成非常长时间的困扰。
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暴力and电信诈骗:疫情导致的隐私泄露,有人管么?
今天的文章没有说网友、媒体在舆论上维护成都女孩儿有什么问题,甚至网友的留言活好搞笑有力又精彩。
忍不住想问问他愿不愿意和我共事,最近为了招聘的事儿头昏脑涨的。
就算我说的全篇都是扯淡,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在相同立场上的不同思考。
总之,破除信息茧房,接受不同意见,人人有责!
说到底就是希望少挨骂一点。
溜了,今晚还有个养生迪。
保证不喝酒,只喝格瓦斯加绿茶。